看着骤然爆炸的“胜利”号航母,不远处的“光辉”号航母都呆住了。
发生了什么?
“胜利”号这是被东瀛人的战列舰命中了吗?
不对!
战列舰命中的话,爆炸会发生在水面上。
但“胜利”号的爆炸却来自水下。
难道是东瀛人的潜艇进入了港湾内?
这怎么可能呢!
亭可马里港湾的湾口处设置了反潜网,又有驱逐舰巡逻。
而且亭可马里港湾外面的科迪亚尔湾,同样部署了驱逐舰和护卫舰执行反潜警戒。
这样严密的反潜警戒网,潜艇不可能进得来!
除非,那些驱逐舰护卫舰都在懈怠应对,被东瀛潜艇钻了空子……
这种概率是极有可能的。
这里可是锡兰港,除了42年上半年,其他时间都没有遭到过攻击。
别说舰艇上的水兵们了。
就连各舰指挥官,乃至太平洋舰队的高级将领们,都将这里视为了安全的后方.
否则,也不会将太平洋舰队主力都聚集在这里……
轰,轰,轰——
“胜利”号航母的舰体内部接连出现了多次剧烈的爆炸声。
不知道是殉爆,还是新的攻击。
“光辉”号航母舰长不敢迟延,当即下令道。
“加速,立刻加速到18节,驶出亭可马里港湾,进入科迪亚尔湾。”
亭可马里港其实是个湾中港。
亭可马里港湾只是科迪亚尔湾的一小部分。
科迪亚尔湾的水域要比亭可马里港湾更加开阔,拥有更多回旋的余地。
加速中的“光辉”号航母没有注意到。
它的前方正有两条“回天”人操鱼雷在全速逼近。
这两条“回天”鱼雷是是看到了“胜利”号的爆炸火光,然后转向过来的。
他们正愁找不到目标。
没想到,已经有同伴率先开了张。
同伴击中敌舰时的爆炸,以及爆炸后引起的火势,成为了他们最好的指引。
他们纷纷向着这一海域机动过来,加入“会餐”。
两条率先赶到的“回天”,居然一来就遇到了新鲜猎物。
两个鬼子突击队员没有丝毫的迟疑,操纵着鱼雷直接就撞了上来……
本来准备冲出去避难的“光辉”号,反而接连挨了两颗“回天”。
两条“回天”鱼雷,那就是双份的1550千克装药战斗部。
相当于接连挨了六枚九三式氧气鱼雷。
这样的剂量,别说是两万多吨的“光辉”级了。
就算是七十年后的“伊丽莎白女王”级大型航母来了,也遭不住!
挨了两颗“光辉”号航母,开始快速倾斜。
倾斜速度太快,导致机库内正在往战斗机上挂载的炸弹直接滑向侧壁。
已经安装上了引信的炸弹,撞击在侧壁的钢板上后瞬间爆炸。
封闭式机库,这是“光辉”级航母的一大设计亮点。
但机库内部发生爆炸,也导致爆炸能量无处释放,加剧了对舰体结构的破坏……
当然,这样的破坏已经无关紧要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