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新斋书院>>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> 第二百九十三章 刘琦想要公孙越的战马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二百九十三章 刘琦想要公孙越的战马(1 / 2)

时近年底,天气已是渐渐转凉了,整个大汉境内,围绕着二袁和刘氏宗亲的战争在各郡也已经逐渐临近尾声,各方目下都有偃旗息鼓之势。

入冬渐寒对于哪一方势力而言都不适合继续开战,故而在战斗还没有终结的地域,那些还未曾歇兵的各郡郡守们的心中也已经开始急躁了起来。

这其中就包括了刘岱和鲍信。

他们两人目前面对的情况,比之其他各路群雄情况要糟糕许多。

因为他们的大后方兖州诸郡,目下正遭受青州黄巾的大规模入侵。

这可不是一件好事。

青州黄巾自初平元年前便已经有所异动,只是当时雒阳的朝堂因为董卓的入京而发生大规模的洗牌,各郡群雄以及雒阳的官吏对青州黄巾的崛起有所忽视,致使他们不断的收纳荒难流民,扩大军伍的规模,相继攻入青州、冀州、兖州诸地,黄巾们在各地疯狂的劫掠仓禀,用以充实军需。

百万青州黄巾,说实话就是一百万饿着肚子的流民氓首,他们因为对生存的渴望而丧失了文明,露出獠牙展现出了人类原始的兽性,大批的流民走到哪里,便都如同蝗虫过境,草木不生。

青州黄巾起源于青、徐之地,对两州的破坏当然是最直接的,但其主要的战略地域还是在青州。

青州黄巾在各地流窜并不是没有目标的,他们的最终目地是与并、冀之间的黑山军汇合,因此在进入冀州之前,他们主要的活动范围便是青州的济南、乐安、北海等地域。

青州刺史焦和不擅长军事,惯于清谈而少实干,其一贯听信于巫卜之说,对待黄巾军的攻势,将希望都寄托在谶纬上。

如此,青州的情况可向而知。

“州遂萧条,悉为丘墟也。”

青州黄巾逐渐坐大,最终又将目光放到了临近青州的泰山郡上,他们出兵劫掠泰山郡,结果却被泰山郡守应邵打败,被消灭了几千黄巾,还被俘虏了上万老弱。

但这点损失对人员庞大的青州黄巾来说并不算是什么。

问题是,这只是开胃的前菜。

青州黄巾马上就迎来了一个大敌。

青州刺史焦和,主动迎接南下的公孙瓒入驻青州。

公孙瓒到了南皮后,便遣麾下的田楷、严纲等人率兵强攻黄巾,用黄巾的人来补充自己前番与袁绍麴义对阵时的损失。

这一仗,公孙瓒斩青州黄巾三万余首,并俘虏了将近七万人,将青州黄巾尽数驱往历城以南。

历城往南就是兖州的地域,身为兖州刺史的刘岱和鲍信听说了青州黄巾南迁的消息,自然忧心自家后方的情况,心中焦急万分。

但眼下公孙越刚刚驱兵击败了黄祖,士气正旺,已经是将兵峰对准了他们,若是就这么仓惶北顾,鲍信恐公孙越驱兵袭其后。

如此既影响士气,同时也容易致使己方的军队损失惨重。

也就是在刘岱和鲍信进退两难之际,刘琦暗中派遣使者抵达了彼之军营。

那荆州使者向二人传达了刘琦的意思,表示公孙越过于骄横,目中无人,依仗麾下精骑纵横淮汝,不将各路郡守之兵放在眼中……边郡武将屡屡蔑视中土名士官吏,试问中土士族颜面何存?

同时,那使者还为刘岱带来了刘繇的书信。

刘岱和刘繇是亲生兄弟,如今刘繇依附于荆州刘氏,他亲自置书于刘岱,详说利弊,便是冲着亲兄弟的面子,刘岱和荆州方面的关系看着也算近了三分。

而且荆州使者的话也是入情入理……大家都是根正苗红的士族群体,刘岱和刘琦更是出身于汉家宗室之门,凭什么让那些粗略野蛮的边郡武人欺负?

在这个时代,阶级与群体的划分有时候可以起到关键性作用。

最终,刘岱和鲍信权衡一方之后,答应了刘琦的邀请,决定与刘琦一起对付公孙越和张勋。

……

刘岱和鲍信选择了与刘琦夹击公孙越,而刘琦抵达了阳安之后,又立刻派遣李铮去找李通,另派使者跨境去拜会许褚。

至于黄祖先前因为其骄狂而导致的战略失误……刘琦什么都没有提。

此时此刻,说他又有什么用?

黄祖与自己是平级,大家吃的都是两千石的秩俸,黄祖还是他的长辈,更是刘表引之为信的臂助,难道只靠批评就能把他从江夏郡守的位置上弄下去么?

但这件事,刘琦已经记在心中了,把黄祖从江夏郡守的位置上踢下去是早晚的事,只等一个好时机。

眼下的刘琦只是一门心思的在淮汝境内搞连纵,务求在最短的时间内,击溃公孙越和张勋。

其实就当下的形势而言,刘琦不一定非要死守在汝南,毕竟刘繇已经被他成功的救出,汝南郡战场这面的胜利与否,对于刘琦来说,意义并不是很大了。

荆州军眼下其实就已经可以撤了。

但刘琦之所以将兵马撤到这里,实在是因为公孙越那里,有一样东西对他的吸引力巨大,大到他想不来都不行。

一千余匹幽州右北平的优良战马!

对于那位幽州骑兵天王公孙瓒来说,一千匹战马他只需跟鲜卑和乌桓打上两三场仗,剿灭边塞的几个外族部落,就能缴获,虽然贵重,但还不至于是他的老本,这也是他敢让公孙越南下的原因。

但对于荆州来说,一千匹战马就犹如守财奴看到价值千万金的财货,黄巾贼看到堆满于仓敖的谷物,想不去抢都不行……因为根本就控制不住情绪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新斋书院